机械学院赴硚口区韩家墩街志愿服务团队总结报告

    时间:2015-09-05  点击数:

机械学院赴硚口区韩家墩街志愿服务

团队总结报告

团队名称:关爱农民工子女“心手相牵”团队

活动时间:2015年7月12日——2015年7月17日

活动地点:武汉市硚口区韩家墩街云鹤社区等三个社区

领队老师:李安丽

团队成员:陈毓杭 李 帅 黄孟然 李钰奇 王 辉 杨家波 卢崇崇 王 琨 肖永雨

摘要:

随着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快,农民工们因工作繁忙、文化水平低而不能有效地去照顾子女,孩子们得不到家长的关爱,作为“城市二代移民”的农民工子女继承了“身份遗传”、“生活悬殊”、“保障中空”等“父辈遗产”,他们稚嫩的心灵无法承受巨大的现实反差,因而产生了逆反、极端、自卑、封闭自我等心理,最后形成的价值观念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对孩子未来的成长造成了非常的影响。根据这一系列的情况,我团决定以“心手相牵”为主题的志愿服务团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策划了一系列详细的方案,举办一系列关爱活动,让所有孩子都能度过一个愉快的暑假。

关键词:农民工、大学生、志愿服务、关爱、文化水平

前言

位于武汉市硚口区农民工10万余名,有接近2万名正处于义务教育期的孩子。硚口区绝大多数的农民工为了养家糊口而整天忙于工作,并不能很好的关心他们的子女,这就造成了大多数的农民工子女会有认知偏差、情感失落、自我封闭、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心理失衡等心理问题,而且由于农民工自身的文化水平有限,辅导子女学习也成了很大的问题,因而农民工子女的学习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我们要给予农民工子女更多的关心与呵护,保证他们与城里孩子享受同等教育,不断地帮他们编织梦想。我们成立“心手相牵”团队,为了更好地弘扬志愿者服务精神,增强广大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为此,在前期为期一周的理论调研后,形成的调研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学校开展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农民工子女都能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心,让他们能够更好的融入武汉这个大家庭,在暑期中能更好的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同时让更多人加入到关爱农民工子女的行列中来,与他们“心手相牵”。

一.团队介绍

我们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共有带队老师1名,实践成员9名(设队长1名),活动主要在武汉市硚口区韩家墩街云鹤社区等三个社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团主要聚焦民生焦点问题,结合现实生活,深入开展以“心手相牵”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借助此次活动带给孩子们来自社会的关爱,帮助他们较好地融入社会、融入城市,提高对武汉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下,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并得到硚口区团委、学校和各社区的一致好评。

二.实践形式:

以支教形式及社区服务为重点

三.活动目的及意义: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

1.增加农民工子女对学习的热爱程度,从小树立坚定的理想,让留守儿童感觉到整个社会带给他们的温暖;

2.消除他们的困惑,让他们正视差距,平衡心理落差,重新去拥有梦想与希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和应到他们积极的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感受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和扶持。

(二)大学生奉献精神

1.关爱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奉献当代大学生爱心,让我们大学生真正贯彻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

2.增加我们对农民工子女教育,课余生活现状的了解,提高社会对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受关注程度;

3.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更好的与人交流、与人相处,融入社会;通过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来提高社会各界对农民工子女的关注度;同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与社会交往能力;

4.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开阔我们的视野,激发我们的兴趣,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为今后踏入社会打下了基础。

四.实践过程:

(一)前期调查

我团成立前期就与武汉市硚口区团委进行了联系,团委组织部王主任得到我们要去该区进行志愿服务的消息倍感兴奋,并热情地与我们探讨服务方案以及一系列问题,探讨出了作业辅导、智力开发、亲情陪伴、感受校外、T台走秀、安全教育和环境保护等活动。

团队与硚口区团委工作人员合影

(二)活动开展

七月十二日抵达当天,我们受到硚口区团委组织部王磊主任的热情接待。首先,我们就暑期社会实践问题举行了一个小型会议,帮助我们解决了住宿问题,然后熟悉实践地周围环境,了解医院、派出所等具体位置,以防突发事情发生便于迅速解决,接下来讨论了活动的安排,之后王主任帮我们联系了韩家墩街云鹤社区、汉正街永庆社区和荣华街友谊社区负责人,然后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分成3个小组,在每个小区我们进行了自我介绍,在活动中我们采访了汪依晨同学,了解到孩子们对暑假的期待和安排以及他们一些兴趣爱好。

团队成员与老师在社区前合影

据我们3个小组成员了解到,这些孩子平时很少有时间与自己的父母在一起,在周末休息时,父母也没有时间陪他们度过,每天晚上更加没有时间辅导他们学习,这些孩子每天大多数时间都是一个人过,从而导致孩子们的性格孤僻、不爱与人说话和不能专心学习等问题。因此当地的相关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关爱这些孩子,这些措施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孩子的孤独感。

七月十三日至七月十七日,我们3个小组在各小区开始了我们的教学实践活动,我们每天除了按照课程表进行故事讲解、辅导孩子们完成暑假作业、PPT授课外,还给孩子们安排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其中在韩家墩街云鹤区,成员卢崇崇、李帅和肖永雨三位成员带领子女和请假来参加青少年“夜精灵”之梦想T台秀、在荣华街友谊社区,成员陈毓杭、杨家波和王琨三位成员带领小朋友们参观了省博物馆,对历史文物一一介绍,在汉正街永庆社区李钰奇、王辉和黄孟然三位成员带领小朋友进行拔河比赛,还有李安丽老师带领大家进行了“你比画我猜”的游戏,并和大家合影留念,这些活动得到各个社区工作人员和硚口区团委的热切关注,也增强孩子们的城市归属感,让他们能在暑假期间快乐成长。

带领小朋友们参观博物馆

我们团队志愿者与小朋友进行拔河比赛

团队与小朋友、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五.社会反映强烈程度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得到了院系各级领导老师、硚口区区团委领导和硚口区社区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注,实践活动得到了实践单位的一致好评和积极报道关注,社会反映强烈。其中,活动新闻在硚口区团委、云鹤小区和学校武软青年微信等网站登出。

武软青年报道

六.活动产生的社会影响:

1、对农民工家庭而言,此次实践对农民工子女暑期成长,起到很大作用,为农民工子女带去欢乐,同时呼吁社会加强对农民工子女的关注。

2.对志愿者而言,可以从实践中提高志愿服务的能力,增强对农民工子女的了解和关注,同时提高自己的社会公益心和责任感,感受和弘扬志愿者精神。

3对大学生志愿者而言,可以通过此次实践可以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计划基层青年工作专项行动。

七.总结感悟:

1.大学生需要有精诚全作积极进取的团队精神。面对工作,本着把工作做好的态度,求同存异、劲往一处使,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

2.大学生要重视在学校里对知识的学习,要培养坚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专业技能知识。我们都知道大学中的学习不仅仅只是书本上的知识,还包括对个人能力的培养。

3.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我们不仅明白了很多道理,更重要的是我们用实践检验了自身的价值,同时也展现了武软学子的风采。

4.最重要的是,我们亲身感受到了那些我们不曾体会过的生活艰辛和困难,真真切切的了解到农民工子女的学习生活现状,对自己今后有很大的帮助。

5、在此次实践活动中我们9名队员,分成3组,在生活条件艰苦的情况下每天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和带领小朋友们其它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更能让我们明白支教的意义,支教是一项志愿行为,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必修课;其次,支教行为也是锻炼大学生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生活能力。也诠释也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

通过为期一周的准备资料和调查研究工作,我们了解到在武汉农民工子女的生活学习状况的第一手资料,体会到了他们的艰辛和不易。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引起更多社会上的关注,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给他们的关心和温暖。同时,我们需要下足功夫,坚持不懈,用我们的耐心和爱心去关心、尊重他们,用我们的知识和经验去教育他们,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引导他们,让他们不再是社会的边缘人,让他们在远离家乡的城市,同样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后期,我们在暑期将根据我们的论文分析成果进行实地的暑期社会实践,用实际行动,尽我们的绵薄之力,去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也希望借此让更多地人真正去了解和关注他们,更好地帮助他们,给他们一个美好而幸福的童年。这次活动我们感谢学校、硚口区团委和各个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学院老师们的大力支持,相信这次实践活动是我们今后人生道路上一笔不朽的财富!

Copyright 2018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学院地址: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大道117号 邮编:430205 邮箱:whvcse@whvcse.edu.cn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188号  鄂ICP备11010169号-2